最大规模高交会|展示科创“中国机遇”
2023/11/16 来源: 央视新闻客户端、人民网、上海证券报
为期五天的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11月15日在深圳拉开帷幕。本届高交会以“激发创新活力 提升发展质量”为主题,是历届展览面积最大、参与国家和地区最多的一届,来自全世界的嘉宾将探讨科技创新发展趋势和未来方向,汇聚各方力量共同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。
本届高交会共有两个展区,展会总面积达到50万平方米。有来自全球五大洲的105个国家和地区参加,其中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和地区76个。设有国家科技创新成果展、国际科技创新成果展、专精特新展、清洁能源展、新材料展等19个展区。参展商数量达到4295个,一批知名企业、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、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先进技术成果和产品将在高交会上发布,部分前沿技术和产品将在高交会上首次亮相。 本届高交会共有新产品新成果发布项目681项。132场论坛、签约等科技交流及双招双引活动陆续展开,一批两院院士、外国部长级官员、国际组织负责人、世界顶尖科学家、企业家将在西丽湖论坛、企业创新大会、中国高新技术论坛等活动进行高端对话,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。高交会进一步发挥服务企业、促进交流的平台功能。50家以上重点投融资机构、创投机构、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参展参会。其间将举办项目配对洽谈、项目路演、融资培训等成果交易促进活动。 创新“赛马场”:赋能百业生态 创办于世纪之交,高交会于1999年首次亮相。高交会的使命从最初的中国高新技术成果实现产业化的转化平台,演变为引领高新技术发展创新的风向标。 正如英国前副首相约翰·普雷斯科特此前出席高交会论坛时所言:“这是中国的精粹,也是中国的未来。正如我看到的,中国的高新技术正日新月异地发展。” 作为产业赋能者,高交会释放出重要信号:ChatGPT打开了市场对AI题材的想象力天花板,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之一。科大讯飞认知大模型升级启发式对话、AI人设功能,能够打造更个性化的AI助手;思必驰全屋智能解决方案,赋予终端产品语音交互能力,并能与智能照明、智能窗帘、智能安防等系统联动,使用户体验多样化的生活服务。 服务型机器人的出现,生动地诠释了“科技改变生活”的新定义。科研人员在助力外骨骼机器人的研制过程中,实现了人机神经接口技术的突破,创新研制了贴合皮肤的多模态信息采集系统,准确解析受试者意念,实现了残肢与该外骨骼机器人间的自然操控;四足机器人宇树Go1最高奔跑速度可达4.7米/秒,成功打破了近似规格四足机器人最快奔跑世界纪录。 此外,高交会是推动新技术实现从1到N市场化发展的加速器。深创投、深天使、深圳建行将充分发挥各自金融资源优势,汇集“创业投资+金融服务+品牌宣传+专业服务”等要素,联合“20+8”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百余个投资项目共同参展,打造创新创业生态圈。 亲密“朋友圈”:打造中外科技交流平台 高交会不仅将吸引海外先进技术落地中国,也将支持国内技术走出国门、惠及世界,真正发挥全球性科技创新交流平台功能。 “我们和高交会的关系长远而稳固,有非常多的成功合作。”布鲁塞尔首都大区贸易和投资驻华首席代表马汉表示,高交会一直不遗余力地提高展会的国际化水平,也提高了布鲁塞尔在助力中国企业走向全球化道路上的知名度。 据悉,此次高交会在国际化上进一步升级,将有来自全球五大洲的超过一百多家外国团组参会。匈牙利、肯尼亚、俄罗斯、塞尔维亚等9个“一带一路”共建国家将派部长级官员率团出席,设立国家展台,展示最新技术与产品,并举办投资环境介绍、路演会等活动;俄罗斯联邦科学与高等教育部将带领多家知名高校、科研机构参展;俄罗斯数字发展、通信和大众媒体部与俄罗斯工业数字产业大会(CIPR)将共同参与本届高交会;俄罗斯最大石油公司GasProm Neft(俄气)将率领30人规模代表团到访高交会;匈牙利将举办开馆仪式,展示最新的电动汽车和轻型运动飞机等。 在业内人士看来,作为一场全球性高科技盛会,高交会不断拓宽国际“朋友圈”,有利于推动国际科技交流合作走深走实。 |